网站首页 汽车正文

宝马摊牌了!BBA 的反击战,已经打响

去年,宝马研发投入达到91亿欧元,创历史新高。据宝马称,大部分的研发资源和技术成果都将倾注在宝马明年将在中国量产的“新世代车型”。
新世代是宝马CEO齐普策定义的宝马公司转型的第三阶段。
转型方案的第一步是 i 品牌所代表的“Project i项目”,第二阶段始于同一款车型上推出搭载不同驱动技术的产品,提供多元的动力选择,在前两个阶段,宝马的转型还不够彻底,一些车型还是“油改电”,智能化做得也不好,但新世代车型会搭载宝马过去几年卧薪尝胆后做的全新技术和产品,呈现一个全新面貌的宝马。
早在2021年,齐普策宣布2.0版“三步走”转型方案时就这么说:“对我们来说,‘新世代’构成了彻底重新思考汽车的核心……以电动出行为先的原则,我们正在革新产品的基本逻辑,并将其与全新的汽车架构相结合。”
今年上海车展,新世代首发亮相驾趣概念车,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足以近距离探视宝马未来的底牌。
宝马亮剑
在车展亮相前,宝马就以一场动态驾控秀展现了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的性能,直接上演54°的极限爬坡挑战。
宝马摊牌了
宝马摊牌了
在M研发车手彦斯·科林曼(Jens Klingmann)的驾驶下,新世代概念车三次冲坡后顺利完成了挑战,且在陡坡上进行了停留。
在54°坡度下,车辆的重力沿坡面的分力会大幅增加,对动力是极大考验,同时在陡坡上,车辆重心变化大,容易失去平衡,出现后仰翻和侧翻的可能性,这对车辆动力、轮胎抓地力、车身稳定性和操控精准度都提出极高的要求。
宝马摊牌了
宝马摊牌了
新世代概念车搭载了一套分布式的四电机系统,最大可输出18000牛米的轮边扭矩,结合主动空气动力学系统,能够提供最大1.2吨的下压力,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,而悬挂系统根据坡面的起伏和车辆重心的变化,动态调整悬挂阻尼与行程,维持车轮与地面的最佳接触状态。
之所以能够完成整车的动态调整,得益于宝马打造的BMW驾控超级大脑,把驱动、制动、转向、充电与能量回收等关键操控环节整合成一个协同系统,首次将动力域及底盘域二合一,运算速度提升10倍。能实时监测车辆状态,自动精准调整各电机输出扭矩,辅助驾驶员精准操控。
多数汽车厂商会把驾控简单概括成“零百加速”,强调进入三秒阵营,但在宝马看来,好的驾控不仅仅是追逐马力,而是提供更好的预判弯道、精准分配扭矩、在湿滑路面瞬间调整车身姿态等各种场景下稳定的操控体验。
“驾控超级大脑并不只是管理直线加速,而是动力在各个车轮、各个轴之间的分配,这是它的关键。”高乐说道。
除了驾控大脑,每一款新世代车型还将搭载BMW首创全景iDrive和大圆柱电池,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。
宝马摊牌了
宝马摊牌了
对于智能座舱,宝马认为,智能人机交互不是将过度的数码电子化产品塞进车内,不是车里的屏幕越多、越大,就是好的技术呈现,而在于屏幕、语音、按键、信息显示之间的配合。
由此可以看到,“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”保留了物理按键和控制旋钮,没有堆叠屏幕,而以全景投影的形式呈现车内信息,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,搭配 3D 抬头显示能够直观看到导航、行驶数据等关键行驶信息。
座舱仅有一个中控屏幕,采用“自由裁剪”式设计。宝马认为,自从汽车的座舱中央被摆上屏幕之后,驾驶员在驾驶时要查阅、操作很多功能时会免不了向中控大屏分神,因此在设计中控屏时宝马让屏幕一定程度倾斜,再通过UI细节的打造,进一步引领驾驶员视线向前,关注路面。
宝马对智能化思考的出发点是:“宝马不生产车轮上的智能设备,而是将智能融入汽车的血脉”,这样的理念让宝马难以通过堆叠智能化设备快速实现“面上功夫”,而是需要从底层架构重新开发。
能看到,宝马对驾控的追求还是有它的坚守,对产品有做与不做的清晰边界。当然,这也导致宝马近年来在智能化上难以保持高密度的输出,市场份额被逐渐侵蚀。
齐普策在车展上透露,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。目前,首款国产BMW新世代车型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,预计2026年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在沈阳下线。
在中国练级,再去打全球市场
在中国市场,BBA 豪华车的份额已经受到问界、理想、蔚来等车企的挑战。宝马今年第一季度卖出15.5万辆车,同比下滑17.2%,中国成了宝马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单一市场。
销量下滑是BBA在豪华车市场话语权下滑的外显。国内车企通过智能化和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堆料,定义了新的豪华车标准,宝马曾引以为傲的驾控能力的重要性下降。市场的新豪华标准要求宝马除了紧抓驾控,还需要重新组合能力。
反攻的正确做法是贴近中国供应链,采用更多来自中国的产品理念和定义。原因很简单,中国生产了全球一半多的智能电动汽车,中国汽车业在过去多年完全市场化竞争中,已经筛选出了极具竞争力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方案。
宝马反攻策略的第一条是车海战术。宝马CFO高乐说,未来3年,宝马在全球会推出40余款新车,覆盖多种驱动模式和全部细分市场。
宝马摊牌了
宝马摊牌了
其次是深度本地化。宝马之后的大多数车型都会搭载目前市面主流的技术方案,比如新世代车型上用的鸿蒙OS 数字车钥匙,和阿里通义大模型合作的智能座舱系统,接入DeepSeek,和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合作的新一代圆柱电池。
宝马也是唯一一家在中国设立三大软件公司的外资车企,宝马旗下有负责车辆软件开发的宝马诚迈、负责客户体验的领悦北京和企业IT接近方案的领悦南京,从用户运营到企业内部管理方案,都交给中国软件业来搞定。
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的70%源代码都是在中国开发和优化,德国之外唯一设立的人机交互体验研究中心Skylab也落地在中国,专门针对中国特有的数字生态使用场景,进行功能打磨和验证。
和宝马处境类似的奔驰也是这么做的,康林松已经开始说,中国是奔驰的第二故乡,而奔驰不是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,而是升级成“在中国,为全球”,把奔驰在中国学到的东西,用在全球竞争中。
BBA 很清楚自己相较于中国车企的优势,它们还有足够的现金流进行转型动作,足够的利润空间来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。
最重要的是,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是它们相较于中国车企最大的优势,暂时没有中国汽车卖到美国,但德国人可以把用着中国技术的德国车卖给美国人。
BBA 的反击战,已经打响。

发表评论: